關于印發《全市建筑工人“甬建碼”實名制管理落地應用實施方案》的通知
甬建發〔2022〕62號
各區(縣、市)、開發園區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市建筑市場總站,市建設安質總站,市建設數據檔案中心,市建筑業協會,市市政行業協會,市監理協會,各有關單位:
為進一步加強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根據省、市數字化改革總體部署,我局制定了《全市建筑工人“甬建碼”實名制管理落地應用實施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寧波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2022年6月22日
全市建筑工人“甬建碼”實名制管理落地應用實施方案
為踐行“以人為本”的安全生產理念,規范用工管理和務工行為,壓實疫情防控個人主體責任,保障施工作業人員合法權益,提升工程建設數字化水平和精益建造水平,決定實施以“甬建碼”為核心支撐的建筑工人實名制全覆蓋管理,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堅持“一人一碼”管理理念,面向全市建筑工人構建以“甬建碼”為數據基礎和信息中樞的人員實名管理體系。短期通過“一人一碼”確保實名制人員信息庫“底數清”;中期通過“數化、碼聯、智治”手段,由“甬建碼”關聯建筑工人職業生涯的履歷信息;中長期通過“靜態序列+動態特征”的賦碼方式,開展各階段的業務數據共享、碼體系編制、圍繞數據的治理決策、多部門聯動的優化服務,提升建筑業整體智治水平。
二、主要任務
按照“分步實施、分區推進、示范先行”的原則,市建筑業協會牽頭實施“甬建碼”系統應用的開發建設,2022年6月底前完成“甬建碼”賦碼工作,同步錨定全市建筑工人基數,7月底前上線浙里辦“甬建碼”小程序。各區(縣、市)待應用程序上線后分三批次推進“甬建碼”應用,9月底前完成全市在建工程“甬建碼”應用全覆蓋,打造面向工人群體的“碼上直通”、面向項目管理人員的“碼上協作”、面向監管決策人員的“碼上監管”應用場景,以“甬建碼”賦能產業工人培育新生態,助推建筑業高質量發展。
三、實施步驟
(一)技術準備階段
1.制定編碼規則,生成甬建碼數字ID作為人員唯一標識,對個人身份信息進行脫敏處理。寧波市建筑工人信息管理平臺(以下簡稱市平臺)作為“甬建碼”應用的數據底座,檢索市平臺人員庫數據,對全市建筑工人統一賦碼。(7月15日前完成)
2.各地建設主管部門督促工程項目部用符合標準的考勤設備將考勤數據直連傳輸至市平臺,禁止通過各類云平臺中轉后再將考勤數據上傳至市平臺。同步開發住建系統物聯網平臺作為數據直連的系統基礎,開發攝像頭視頻流數據及感應數據實時回傳市平臺功能,基于項目級試點發布雙目攝像頭安裝方案及參數要求。(7月15日前完成)
3.依托浙里辦APP作為“甬建碼”應用入口,開發上線“甬建碼”小程序。以“甬建碼”為單位生成個人信用檔案,關聯各類個人基本信息及從業信息,開發PC版和浙政釘APP版個人信用檔案頁面。(7月25日前完成)
4.開發“一碼通行”功能,可掃個人“甬建碼”按權限調取市平臺數據底座內的必要個人信息,通過“甬建碼”獲取的個人共享信息可經第三方實名制管理軟件推送至現場考勤設備。對一年未產生任何考勤進場信息或工程從業信息的建筑工人,視作退出我市建筑用工市場,對其“甬建碼”進行凍結處理。(8月15日前完成)
(二)落地推廣階段
1.鎮海區、海曙區、江北區、鄞州區、高新區及市本級在建工程作為示范先行,待“甬建碼”應用程序上線后立即完成全體建筑工人的個人“甬建碼”認領工作。對新進入我市用工市場的(無碼)工人,用人單位幫助其通過小程序完成個人信息錄入生成“甬建碼”后,方可從業。(7月31日前完成)
2.鎮海區、海曙區、江北區、鄞州區、高新區及市本級在建工程完成實名制考勤設備數據直連技術改造及雙目攝像頭等視頻設備的安裝,按要求更新實名制管理軟件,在現場考勤設備中存儲“甬建碼”信息,實現人員無感進場。對新招用的建筑工人,用人單位可直接掃“甬建碼”獲取信息,不得要求其重復上報。(8月20日前完成)
3.北侖區、奉化區、東錢湖及我市建筑業龍頭骨干企業在建工程,完成全體建筑工人的個人“甬建碼”認領工作,完成實名制考勤設備數據直連技術改造及雙目攝像頭等視頻設備的安裝,更新實名制管理軟件并在現場考勤設備中存儲“甬建碼”信息,實現人員無感進場。對新招用的建筑工人,用人單位可直接掃“甬建碼”獲取信息,不得要求其重復上報。(8月31日前完成)
4.余姚市、慈溪市、寧??h、象山縣及前灣新區在建工程,完成全體建筑工人的個人“甬建碼”認領工作,完成實名制考勤設備數據直連技術改造及雙目攝像頭等視頻設備的安裝,更新實名制管理軟件并在現場考勤設備中存儲“甬建碼”信息,實現人員無感進場。對新招用的建筑工人,用人單位可直接掃“甬建碼”獲取信息,不得要求其重復上報。全市工程項目實現“甬建碼”應用全覆蓋,各用人單位應確認所招用建筑工人均已持有“甬建碼”。(9月30日前完成)
5.請各地建設主管部門于6月底前完成一次所轄工程的建筑工人底數全面排摸,并與同步完成的“甬建碼”賦碼數量進行比對,查漏補缺清余。分批次完成“甬建碼”應用全覆蓋后,及時對在崗(無碼)人員進行數據補錄,再次開展人員信息上報統計,核實建筑工人持碼全覆蓋情況并上報我局。(9月30前完成)
(三)拓展提升階段
1.開發建筑工人畫像服務微應用,完善建筑工人工作履歷、工種技能、文化程度、工作年限等基礎信息集成,整合技能培訓、安全教育、技術交底、應急救援、信用記錄等從業信息,形成多角度立體式建筑工人職業畫像。(8月15日前完成)
2.開發職業技能培訓服務微應用,優化各類考試考核及教育培訓業務系統,整合考試考核、崗前培訓、企業內訓、崗位技能培訓、繼續教育、比武競賽、社會教育等教育培訓動態信息,在各類教育培訓行為中實現“甬建碼”應用認證,優化職業技能評價機制。(8月15日前完成)
3.開發用工市場保障服務微應用,建立適合建筑行業用工特點的線上用工平臺,以“甬建碼”為載體實現企業與工人(班組)雙向信息互通,同時關聯“甬建碼”集成的職業技能、職業素質、工作經驗等方面信息,實現供需智能匹配。(8月30日前完成)
4.開發大師工作室服務微應用,搭建線上互動平臺,開展網上收徒、經驗傳授、專題講座等教學活動。提供各類實操技能視頻場景,展示大師精湛技能和創新成果,弘揚和培育工匠精神。(8月30日前完成)
四、工作要求
(一)及時動員部署。各地建設主管部門要立即召開啟動會、吹風會,動員部署“甬建碼”應用落地工作。及時組織“甬建碼”業務培訓,明確分步實施任務、監管流程和要求。要發揮企業聯系網絡、“410”項目部網格、行業協會等作用,強化建筑工人“有碼可依、一碼暢通”理念,增強建筑工人從業自豪感、認同感。
(二)完善聯動監管。在工地現場人員出入口設置帶計數功能的雙目攝像頭等視頻監控設備,結合智慧工地監控視頻,智能比對場內人數與碼數。共享公共衛生平臺核酸檢測數據等信息,多方聯動比對“甬建碼”應用數據。各地建設主管部門要以“安全生產月”為契機,在專項治理行動和日常質量安全檢查中堅持“一人一碼”“憑碼進場”原則,杜絕(無碼)人員進場,確保全市建筑工地人人持碼、亮碼可查。
(三)強化協同服務。完善“甬建碼”應用制度配套,強化信用引導和評價結果應用。各實名制考勤設備商、服務商要切實規范從業行為,簽署《實名制考勤接入服務承諾書》,保障工程信息技術服務品質。我局對符合誠信及技術條件的實名制考勤設備(設備商、服務商)在市平臺上進行公示,按要求組織年度評審和抽查,未通過或整改不到位的從公示信息中移除。
(四)壓實用工責任。各建筑勞務單位要強化用工管理,切實扛起用工主體責任。在工程項目部應配備用工實名制專管員,對項目用工實施監督管理,掌握施工現場用工、考勤、人員進退場等情況,核實全體進場建筑工人“甬建碼”持碼情況。
(五)加強宣傳培訓。廣泛宣傳普及“甬建碼”便民便企理念,增強單位和個人用碼主動性、積極性。健全全市動態信息日報制度,匯總各地人員實名制管理工作做法、經驗,提煉“甬建碼”技術應用成效和場景亮點,開展專題跟蹤宣貫。